昨日,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百山祖园区龙泉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方万力像往常一样,打开“江浙之巅”国家公园数字孪生应用系统,查看辖区内野生动物活动情况。
方万力介绍,这个2022年底上线的“最强大脑”如同“千里眼”和“顺风耳”,卫星实时监控森林植被变化,无人机定期巡航排查隐患,遍布山林的红外相机记录着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运行以来,系统已捕捉到中华穿山甲、白颈长尾雉等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实现了“天上看、空中探、地上查、网上管”的一体化智能感知,为生态保护提供了精准的数字支撑。
多年来,龙泉打出“智慧监测+人工巡护+司法保障+制度破局”的组合拳,守护着这片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绿色宝库”。为了让巡护更贴合当地实际,龙泉创新构建“管理员+护林员+野生动物保护员”的“三员”管护体系,招聘147名“三员管护”队员,其中86%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这些“活地图”们熟悉每一条山路、每一片林地,配合数字孪生系统,形成了“天上无人机、空中探头、地上人员”的三维巡护网络,让每一寸山林都有人守护、每一次异常都能及时发现。
生态保护既要“防患于未然”,更要“严惩于已然”。不久前,龙泉市人民法院将“移动法庭”搬到了安仁镇的村民文化连廊,一场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非法狩猎案件在这里公开审理。4名被告人因诱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画眉鸟等野生鸟类,被依法判处刑罚。庭审现场,村民们围坐旁听,法槌落下的声音,成为最有力的法治宣传。
与此同时,龙泉市创新建立生态共治警务站,通过“联管、联享、联排、联查、联宣”的“五联”机制,整合公安、林业、环保等多部门力量,形成“一键响应、跨域协同”的生态警务共同体。巡护人员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报告,司法力量快速介入查处,“人巡+法巡”的双重防线,有效遏制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如今,龙泉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龙泉市林业局共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例、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8例、“三有”保护动物17例;龙泉全域记录到鸟类320多种,昔日罕见的珍稀动物,如今成了山林里的“常客”。